两个“决不能”,折射习近平“共富”考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21-08-13
(近观中国)两个“决不能”,折射习近平“共富”考量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电 题:两个“决不能”,折射习近平“共富”考量 作者 钟三屏 “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这几个“不”,道出中国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也透露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雄心——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到今年年初,习近平提出实现共同富裕这项工作“不能等”,要“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外界已经洞悉其间释出的鲜明信号。 在7月1日中共百年华诞庆典上,习近平宣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观察家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急难愁盼问题”是抓手,公平正义是价值标尺,共同富裕则是终极目标。聚焦民生痛点,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宏大改革的一环,更会有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改变,可以推动中国在奔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积小胜为大胜。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个基本理想。随着中国持续发展,“蛋糕”做大了,如何把“蛋糕”分好的问题就摆到了更突出位置。外界认为,中国的发展取向正朝“两个转向”调适——由注重效率转向更加注重公平、由强调先富转向更加强调共富。正如邓小平所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 如今,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共制定的时间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基于此,“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表述,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中国政治话语里。共同富裕作为一项“长期”“现实”任务,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近期,浙江作为全国首个试验田,启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 基于此,在持续补齐农村贫困群体的公平短板后,国家发力城市人群的民生改善,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祭出组合拳。近期,重点民生领域集中迎来强监管信号。 ——重拳整治校外培训行业,点名学区房炒作,开启推行“多校划片”……每个动作均指向中国家庭“养不起”的教育焦虑。 ——多部门联合整治楼市乱象、酝酿新一轮房地产税改革、给房企和银行设红线……让市场见识了“房住不炒”政策的恒力。 ——医药等领域将开展反垄断执法,“国家队”药品集采常态化,谈判专家“灵魂砍价”深入人心,药品耗材降幅50%以上,在在显示政策直面“看病贵”难题。 这些拆解民生痛点的大招,有“破”有“立”、有“长”有“短”、有“疏”有“堵”,无不指向“公平”“共享”。这些大招也是从民众“急难愁盼”的细微处着手,“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让共同富裕在现实生活中更可感。 未来,随着更多剑指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随着共同富裕的拼图一块块拼合,中华民族的基本理想终将成为现实。今日之中国、当下之作为,也将为公平正义这个人类永恒课题的求解提供一种可能与参照。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