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自由!冼星海的艺术与信仰在延安发出万丈光芒 来源:中央电视台 作者: 时间:2021-03-29
1938年3月4日,冼星海偶然读到了《抗战中的陕北》一书,顿觉心底明亮。他对书中介绍的那块根植于民众、遍布自由曙光的地方,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回国两年多,这位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的年轻人,目睹了同胞们在饥饿和死亡线上的挣扎,他立志用音乐做武器,团结所有受苦难的兄弟姐妹。可是,国统区无休止的审查和监视,让他苦闷万分。 恰在此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一封信,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想聘请冼星海。带着对自由和进步的向往,冼星海携新婚妻子钱韵玲,在1938年冬天启程。 抗战时期,延安这座偏居西北的小城,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图存的希望之所在。到延安不满5个月,冼星海就在窑洞中用6天6夜的时间,完成《黄河大合唱》谱曲。 1939年5月11日,在鲁迅艺术学院周年纪念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合唱团演奏了《黄河大合唱》。这场用口琴、三弦、洋油桶、搪瓷缸伴奏的演出,令台下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毛泽东等人跳了起来,连声道“好”。这一天,冼星海在日记中写道:“我永不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 演出刚过去4天,冼星海在5月15日这天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中央电视台 中央档案馆联合制作) 编辑:高思佳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