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揽月!嫦娥五号探梦星空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 时间:2020-11-24
"胖五"送"嫦五",奔月去探月。 11 月 24 日 4 时 30 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五号正在执行的是我国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务,计划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 11 月 24 日 4 时 30 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2019 年 2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 我国探月工程主要包括"绕、落、回"三大目标。嫦娥一号和二号完成了"绕",嫦娥三号和四号实现了"落"和"巡",嫦娥五号正式拉开"回"的序幕,将实现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 自 2004 年 1 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我国探月工程已连续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和嫦娥四号等五次任务。 月面软着陆探测、月面巡视探测、近第二宇宙速度月地返回、月背探测 …… 一系列世界级月球探测工程难题接连被攻克,一个个惊喜时刻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发布的消息显示,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将有望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四个"首次"—— 首次自动在月球表面进行月球土壤的采集;首次在月球表面起飞;首次在距离地球 38 万公里的月球轨道上完成对接与采集物品转移;首次带着月球土壤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返回模拟图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这是习近平对新时代航天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 2020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国航天人没有放缓探索的脚步。在前期厚实积淀的基础上,多个重大航天工程进入收获期—— 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首飞,拉开空间站建设序幕; 北斗卫星全球组网,标志着中国北斗开始以全新姿态闪耀世界;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追梦之路永不停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航天工作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奋力奔跑中探索星空,在逐月之路上砥砺前行,力争创造新时代中国星空探索的更大奇迹。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