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也扩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但同时,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指导意见》明确,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指导意见》共分六个方面,包括: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定不移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加强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
36条指导意见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指导意见分为6个方面共36条。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能源供需结构。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发展。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区际互动合作。
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定不移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着力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改善住房保障条件。增强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分类考核。财税支持。金融支持。产业政策。用地政策。人才政策。帮扶政策。组织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