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绘制民情大数据地图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刘婧媛 时间:2017-04-14
4月13日,我市举办绘制“民情大数据地图”培训会,邀请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民情地图”项目负责人徐杰作专题讲座。各区县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涉农镇街党(工)委分管领导和部分包村干部参加了培训。 会上,徐杰介绍了松阳县推行民情地图的先进经验。松阳县是“民情地图”的创始地,其探索创新“绘民情地图促服务”的做法,在2015年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被列入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并被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参考资料》进行了专题刊发。与会干部们表示,经过培训,加深了对“民情地图”的理解,将有效推动全市“民情大数据地图”建设进度。 据悉,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民情大数据地图”,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作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改革举措,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同志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以建设“民情大数据地图”为载体,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沉下身子,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贴近民声,打通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目前,全市基层党员干部正在抓紧完成信息采集工作,逐村建立民情档案,绘制民情地图。据统计,已累计联系走访群众79万人次,建立民情档案35万余户,已完成手绘地图7984张,电脑制图5169张。 什么是“民情大数据地图”? 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助力西安追赶超越 4月5日下午,西安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要求,要把建好“民情大数据地图”作为今年改革的重点,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沉下身子,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贴近民声,打通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要进村入户,做到基本情况、帮扶重点、组织建设、经济状况、民情民意“一口清”。要建立“活档案”,建立数据更新长效机制。要着力解难题,把民情地图作为民生改善、产业发展、资源整合和发现问题的载体,打造为民服务的新品牌。 “民情大数据地图”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而是巩固群众路线的新载体、新抓手,是打开政府机关之门,深入基层熟悉村情、民情、企情、社情,服务基层群众的“百科全书”,是开展工作的“导航仪”,承载了民情沟通、为民服务、平安建设、促进发展等诸多现实功能。那么,这张实用管用的“民情民意高清图”从何而来?又将为西安追赶超越发挥出哪些作用呢? 他山之石 “民情大数据地图”咋来的?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市。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基层的干群关系中现实存在着干部“叫不出群众名”、与群众“说不上话”、进村“认不了路”、入户“办不好事”等“慢性病”。 为了打破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的困境,2010年4月,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首次探索绘制了包含农户姓名、住房位置、电话号码等内容的“村情图”。同年6月,松阳县全面推广这一做法,19个乡镇(街道)401个行政村完成首套2406张手绘“民情地图”。2011年,松阳县开发了“民情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由“纸质地图”升级为“电子地图”。 2012年,丽水市在173个乡镇(街道)2725个行政村全面推广“民情地图”,参与绘制党员干部4076人,目前已绘制“民情地图”1.6万张。该创新做法得到了中央、省、市等各级领导的批示肯定和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被编入全国党员学习培训教材《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2015年成功入选“国家级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凭借这张“民情地图”,丽水市着眼于“绘好图”“用好图”“管好图”,建立了经常性的民情调研机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建立了为民办实事四级响应机制,实现了为民办实事活动的常态化;建立了“民情地图”促服务工作督察考核机制,加强了基层骨干力量。 总体目标 西安“民情大数据地图”要干什么? 让 “上面千根线” 与“基层一张网”无缝对接 据了解,西安的“民情大数据地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六个一”,即建设一套翔实准确的为民服务大数据系统,实现基层各类民情一个端口管理查询,建成一套数据分析反应机制,建立一套为民服务办事流程,锻炼一支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铁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环境。 具体任务是,以农村为突破口,以各级干部驻村入户、镇街和村干部常态调查为基本方式,全方位摸清村情民情,绘制详尽的“民情地图”。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化管理,提升各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上面千根线”与“基层一张网”无缝对接,加快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机制改革、转变决策模式,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 升级改进 西安进行三大升级 确保为民服务更精准更科学 按照王永康书记指示精神,2月初,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民政局、市脱贫办共同组成调研考察组,赴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考察了“民情地图”工作的主要做法,起草并多次修改,最终形成我市《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借鉴丽水市有益经验,提出了以我市农村基层为突破口,年内建成翔实细致的“民情大数据地图”信息系统,推进全方位、立体式为民服务体制机制建设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这次的《实施方案》突出了“升级版”要求,较丽水市“民情地图”提出了三大升级。 升级一:依托“民情地图”健全三级干部联系走访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市委常委“督一联二走访三”、区县委常委“一镇四村大调研”、各级部门“机关干部下基层”、镇街领导“分片包干”等制度,即每名市委常委督导一个区县、联系两个镇街、确定三个村作为“民情地图”工作联系点,每季度督察指导一次。每名区县委常委包一个镇街、四个村,每月到镇村调研走访不少于两次。镇街制定详尽的分片包村办法,确保每个村都有1名镇街领导包抓,每周走访调研1次。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要结合“驻村联户”“结对帮扶”、日常业务指导等,每年深入联系村不少于10次。此项工作与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相衔接,引导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掌握基层情况、为民办事服务。 升级二:建立统一开放的“民情大数据地图”系统。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工信委、市电子政务办具体实施,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系统,避免各区县多头开发问题,便于动态维护升级。开发电脑、手机终端软件,实现数据的便捷更新和查询使用。预留开放的接入端口,随时可扩展推广到各领域、各行业,更加有利于整合资源、丰富内容、推动提升。 升级三:注重对“民情地图”信息的比对分析和运用。各级填报的“民情地图”信息均可在后台进行分类汇总,由统计部门对“大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升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 明确要求 用“民情大数据地图” 优化为民服务机制 《实施方案》就强化“民情大数据地图”的运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民解忧解困。区县、镇街要建起完备的响应机制,限期办结“民情大数据地图”工作中发现的群众诉求。 ■转变干部作风。教育、引导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开展调研走访,提升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 ■优化服务机制。将“民情大数据地图”工作与“为民服务代理制”结合起来,属于代理范围的事项,如各类证件、手续办理、信息咨询等逐步纳入大数据,实行全程代理、即交即办、结果公示。 ■提升治理水平。通过梳理“民情大数据地图”,及时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推进党委、政府工作机制创新、转变决策模式。 时间安排 “民情大数据地图”共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是绘制地图阶段,时间为3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各镇街和村干部为主,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逐村手绘“1+5+X”“民情地图”(“一张基础图”即村情民情图;“五张重点图”,即组织体系图、产业发展图、帮扶联系图、重点人员图、河长路长图;“若干补充图”,即各镇街结合实际,绘制富有自身特色的其他补充图,如旅游资源图、镇域分布图、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图、安全隐患图、集镇单位图、以户为单位的亲属关系图等)。 二是数据系统建设阶段,时间为5月上旬至12月下旬。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工信委、市电子政务办具体实施,开发“民情大数据地图”信息系统,区县、镇街按照技术要求上传前期形成的民情地图信息,并为各级干部安装电脑、手机终端软件,推进“民情地图”数据信息运用。 三是形成数据更新长效机制阶段,这项工作从6月中旬起开始同步进行,建立各级干部联系走访群众制度,多层面反馈信息;对农村和农户进行网格化管理,由镇村干部每周对网格内村户进行全面走访,及时掌握信息变动情况、更新数据信息;创新民情电话、民情短信、民情意见箱等形式,立体式接收信息。 建章立制 强化督导加强奖惩 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民情大数据地图”工作是我市推进为民服务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多、标准要求高。据了解,市委将成立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各区县委、镇街党(工)委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 明确责任分工,财政部门要为“民情大数据地图”系统建设等提供经费支持;市工信委、市电子政务办负责做好地理信息核查、系统开发,协助各区县做好维护更新等工作;市统计局做好各类数据汇总分析工作;各涉农部门结合实际探索行业“民情地图”建设,纳入大数据管理;各区县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研究、指导本区县工作;各镇街党(工)委组织好信息采集,严格审核程序,确保全面真实、客观。 强化督促检查,采取“月督察、季点评、年比武”的方式,建立季度工作“红黄牌”预警机制,层层传导压力,推进工作实施。 加强考核奖惩,把这项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赋予权重酌情考评,并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编辑:admin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