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印之三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特别报道组 时间:2017-12-06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都是源于此、获于此。 ——习近平
博学笃行重实践
1993年习近平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 (资料照片)
时隔多少年后,回忆起终生难忘的插队生活,习近平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当时我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的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在梁家河的七年青春岁月里,习近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坚强地历练自己,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七年光阴,锤炼了习近平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塑造了他刚强坚毅、勇敢无畏的鲜明性格,铸就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 ——在这七年里,他向书本学习:研读马列经典,博览中外名著。他勤学不辍,善于思考,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在这七年里,他向群众学习:学习方言,学习劳动,学习吃苦,学习生存。他向生活学习,向实际学习,真正读懂了中国农村这本“无字之书”。 他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并立志要“做一些更能影响老百姓命运的大事情”。 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追本溯源,都与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学习与实践密不可分。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 煤油灯照亮土窑洞,他用知识照亮思想 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 ——习近平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坦言:“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2015年2月13日,当习近平再次回到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来到他当初住过的第一孔窑洞时,深情地回忆起发奋读书的情景。 当年从北京来到梁家河,习近平带了满满一箱子书,至今在梁家河传为佳话。那天,到文安驿公社来接知青的梁家河社员张青远,看到行李堆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棕箱,以为很轻,就接过手提着。没走多远,他就大声说:“咋这么沉啊!”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个箱子里装满了书,是习近平的。 2013年,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时,提到了他当年阅读的名著,包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怎么办?》等等。 书单上的这些书,有很多是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窑洞中挑灯夜读的。插队期间,白天要上山劳动,他只能晚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孔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每天都要看书到大半夜。 这些书,许多是在他放羊的间隙、锄地休息的时候,在山沟、在坡头、在地畔,一点一点读过的。有时上山干活,习近平也在兜里装一本书,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在聊天,他就拿出书来看。难怪梁家河的群众说:“社员抽烟有‘烟瘾’,近平读书有‘书瘾’。” 这些书,其中不少是他从别的知青那里借来阅读的。为了借一本《浮士德》,他跑了30多里山路。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柏林作演讲时,用《浮士德》中的人物“墨菲斯托”回击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可谓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时任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曾采访习近平大办沼气事迹的曹谷溪,1997年撰文提到,有一位当了省委副书记的插队知青,在上大学前就通读了三遍《资本论》,写了厚厚18本读书笔记。说的就是习近平。 “习近平酷爱读书,他读书面非常广,尤其对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涉猎更多。”曹谷溪说,“习近平视读书如吃饭、饮水一样,他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埋头读书。”作为诗人,曹谷溪对习近平窑洞读书深有感触,即兴赋诗: 麻灯照亮了土窑洞, 悄悄萌生了中国梦。 曹谷溪说,论起读书,当年习近平曾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 今天看来,习近平的这句读书箴言,对我们依然有着深刻的启迪。 那个年代,很多人以考试交白卷、得“鸭蛋”为荣,但习近平没有受这种风气影响。他热爱读书,绝不荒废时光。闲暇时,许多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或者到周围村子的知青窑洞串门、闲聊,习近平却“痴迷”于阅读和学习。 年轻的习近平,经常饿着肚子,在昏暗的土窑洞里,点着煤油灯,沉下心来阅读、思考、做笔记。他曾对另一名知青说:“深夜读书,真有一种‘众人皆睡,唯吾独醒’的感觉!” 这需要多大的定力,需要多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啊!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点亮人生。 ——他研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在后来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这正是他从自己读书实践经历中得出的深刻认识。 ——他阅读了大量历史著作、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当年同住一孔窑洞的北京知青戴明回忆说,习近平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范文澜先生编著的厚厚四大本《中国通史简编》。更重要的是,他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2016年10月19日,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采访习近平时,曾问他读过哪些俄罗斯作品。听到他如数家珍的列举,主持人惊讶不已:“我们俄罗斯好多人都没看过这么多!” 曾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梁玉明,至今还清晰记得,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习近平当年反复地看、反复地读,爱不释手。他经常看到习近平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也拿着书,心想:“这个娃娃咋这么爱学习呢!” 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当年,习近平在窑洞的炕桌上、炕沿上阅读;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就坐在石头上、趴在磨盘上写字。在梁家河七年艰苦的日子里,除了劳动,他手不释卷,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可以说,他后来的许多执政理念、治国思想,就是在当年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习近平自己爱读书,别的知青和村民向他借书,他都慷慨应允。“近平的窗台上、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全都是书,对我特别有吸引力。”回忆起当年向习近平借书的情景,梁家河小学民办教师武晖悠然神往,“那时候农村的孩子没有书读,近平带的箱子里装满了古今名著,成为照亮我心灵的灯塔。” 武晖记得,从习近平那里借阅的第一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后来,他又借过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高尔基的《母亲》,还借过《三国志》。他向习近平请教文言文,得到耐心指导。后来他上师范、当老师,习近平对他影响很大。 时隔40多年,在梁家河,还总能听到习近平当年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给村民的故事。 村民王宪平至今仍记得习近平送他笔记本和书的事:“近平曾送给我一个笔记本。1971年2月,我要去关庄公社工作,他又特意赠送我一本《毛主席诗词》。直到现在,书和本子我还珍藏着。” 离开梁家河那天,习近平向村民巩正富赠送了一本《毛泽东选集》,扉页写有励人心志的四句话:“暴风雨中见雄鹰,暮色苍茫看劲松。革命烈火识真金,平凡小事出英雄。” 习近平读书,重在学以致用,重在和群众相结合。 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时,他曾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面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这些话语,正是他的经验之谈。 习近平如饥似渴地读书,孜孜不倦地吸收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他看重精神生活,注重培养心性志向。这不仅彰显出他青年时期就具有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更彰显出他修身以图报国的远大抱负。 读书同他的生活、工作、事业、理想密不可分。 在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期间,他提倡虚心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提出要有一种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争分夺秒地学习。 在浙江省时,他呼吁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 到中央工作以后,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先后发表《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谈谈党校学员的学习》等关于读书的重要讲话,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读书学习的指南。 长期深入不断地读书学习,成就了习近平渊博的学识、辩证的思维,促使他不断思考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使他具有了深远的历史眼光,看问题、处事情、作决策,都显示出“中国智慧”。 在日后的治国理政中,习近平将深厚的知识与新的实践进一步结合,产生了回答“中国之问”的重大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变中国,影响世界,指引未来。 梁家河教他“土”学问,他读懂农村这本大书 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 ——习近平 1973年,习近平(左二)与北京知青雷平生(左一)、陶海粟(左三)、雷榕生(左四)在延川合影。 (资料照片) 知青们从北京带到梁家河的收音机。 习近平用过的针线包。 1974年1月10日,习近平等三人的入党批复函。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四句诗是习近平读了郑板桥的《竹石》后改写的,作为他插队七年的深刻感悟。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挥洒过七年青春汗水的梁家河。他深情地对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说:“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 从父辈的教诲中,他学会融入群众—— 当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离开京城,来到陕北山大沟深、贫穷落后的环境中,刚开始很不适应。经历过迷惘和彷徨后,他听从父亲的谆谆教诲,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他谨记大姨齐云的教导:“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 从生活的磨炼中,他提升了本领—— 他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砺。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农村里的各种活计,捻羊毛线、补衣服、缝被子,他样样娴熟。习近平后来回忆说:“农村知青生活可真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高度结合呀!”“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他说,自己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从梁家河的实践中,他读懂了农村这本大书—— 为了跟农民沟通交流,加强感情,他主动学习陕北方言,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向他们请教。到梁家河两三年后,他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离开梁家河以后,虽然工作岗位多有变动,他始终没有忘记从老百姓那里学到的质朴的“百姓话”,而且多年以后仍然运用自如。无论是访贫问苦,还是与干部座谈,习近平始终保持平民本色,始终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我就是一个农民。”深入群众,让习近平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从当初的陌生到熟悉,从“什么都不会”到干活“一把好手”,从“不了解”到“接地气”,最终,他融入了这片厚重质朴的黄土地。 对习近平来说,梁家河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中国农村”这本书虽然没有字,却比有字的书要深刻得多,对他的教育作用要大得多。 自那时起,习近平就很重视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当年,他就是以这种善学好问的劲头,学习四川建沼气的经验,在陕北高原建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他阅读《人民日报》,看到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便跋山涉水到四川去“取经”。他们认真参观,不辞辛苦,扎实考察,详细询问,抓住重点,掌握关键。负责接待的四川省沼气办的同志被习近平一行的学习精神所打动:“你们这些老区人真能吃苦,我们还没有接待过你们这样的参观团。你们这是真学!”在考察学习中,习近平善于思考,善于联系陕北实际,使得梁家河沼气池一次点火成功。 “留心处处皆学问。”当年,去四川考察学习办沼气,习近平看到当地老百姓使用的炉具、灯具简易实用,就带了一些样品回去;他还把四川的烤烟带回来,在陕北大面积种植;在当地看到一种用石板做的可摇动脱粒机,他欣喜不已。想到陕北不缺石头,这种机械做好了还不容易坏,他就在梁家河请人做了两个石板脱粒机。 一路考察,一路收获。这种富有探索精神的学习,习近平后来在讲话中曾这样概括:“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 习近平在梁家河学到了很多。“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是习近平对自己知青岁月不断学习、增长才干、服务群众的经验总结。 养尊处优的人永远都不会了解生活的艰难。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与梁家河的乡亲们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在长年累月的艰苦磨砺中,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他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稼穑之苦和衣食之艰,感受到了农民的生存之难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向群众学习生活技能的同时,他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厚的感情; ——在感受农民吃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他认识了中国农村的实际。 古今中外,多少伟人在身处困境时,无不是靠着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历经磨难,终于在战胜困境中超越自我。梁家河的七年,习近平苦心志,劳筋骨,坚定了鸿鹄之志。 梁家河教给了习近平“土”学问,习近平也教给了梁家河“洋”知识。 作为知识青年,习近平在插队期间常说:“年轻人如果不识字、不学习,以后是没有出路的。”当了大队党支书后,他在梁家河办起扫盲班,组织社员学习文化知识,亲自制作识字卡片,教村民学习。扫盲班开办一段时间后,与周围其他村相比,梁家河的社员识字率要高出很多。习近平在学中教、在干中教,他诲人不倦的精神,梁家河的乡亲们至今念念不忘。 1973年3月至11月,习近平参加延川县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蹲点。他在这里办起了赵家河村“青年夜校”。 “近平到我们村蹲点,看到我吃苦耐劳,就叫我‘铁姑娘’。我会写自己的名字,就是近平那时候教给我的。”赵家河村民高小梅说。 据高小梅回忆,赵家河的“青年夜校”设在村民武刚文的窑洞里。和村党支部开会打铃集合不一样,夜校是吹哨集合。那时候窑洞里没有炕,中间有一个很长的石条桌子,大家都挤在周围。每天晚上,点起煤油灯,习近平给大家上课。“村里二三十个年轻人,都没念过书,近平教我们识字,教我们写自己的名字。他问清楚每个人的名字,就帮我们写下来,再一笔一画地教我们写。” 实践出真知。在梁家河的七年,习近平不断向实践求真知。七年里,他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了解基层、了解农民,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通过在广阔天地中的全面学习,他清楚地知道了基层是什么样、群众在想什么、事业该怎么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大量学习和深入实践,习近平树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后来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培养自己的精神气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这些激励人心的精神光芒,烛照着青年习近平的心灵世界。 一池沼气显“初心”,一幅壁画见襟怀—— 有一天,习近平和梁家河学校校长刘永耀说起了加强沼气宣传的事。他指着沼气池旁的那面墙说:你给咱在上面画个宣传画。 “画什么内容?” “就画全国人民大办沼气。” “全国人民?”刘永耀以为自己听错了,“全国几亿人,怎么画得了?” “你就画五个人,工农商学兵,代表全国人民!”习近平脱口而出,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看了刘永耀画在纸上的草图后,习近平问:“怎么有两个农民?” “梁家河没有商人,就画了两个农民。” “那学生怎么扛个铁锨?” “学生正在上山下乡嘛!” 习近平说:“学生就是学生,不能画成农民。再说,这幅画上的人物,代表的是全国人民,不只是梁家河人。” 刘永耀这才明白,自己的眼界太小了,想到的只是本村人,而习近平想的却是全中国。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从一口沼气池到一幅画,从改变一个村到建设全中国,从梁家河要“改面貌”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中国梦,贯穿其中的是习 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始终不变的是他质朴真挚的家国情怀。 依靠学习增强本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习近平 习近平在梁家河住过的窑洞。 《国家与革命》是一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据当年与习近平同住一孔窑洞的雷平生回忆,习近平曾就该书阐述的诸如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划分、国家的消亡等问题,与朋友进行过深入探讨。 习近平当时的思考,是从书本出发的,却是关乎国家与民族乃至人类前途的。 习近平身上,具有鲜明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务实作风,体现着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基本观念和基本特点。 他多次强调的知行合一,就直接源于梁家河的学习实践和认知。知行合一的“知”,既有读书学习,还包括社会实践和人生体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果。有了真知,行才能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有力量;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不好高骛远,不尚空谈,达到预期目标。 这也就是他后来所总结的:领导干部加强知识的运用,要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运用理论和知识着力改造客观世界;要运用理论和知识自觉改造主观世界。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习近平强调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要在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坚持实践第一,坚持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推动实际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因为习近平知道老百姓生存的不易,他才千方百计带领群众与贫困作斗争; ——正因为他知道老百姓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他才决心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一场脱贫攻坚战。 他“见不得百姓吃苦”,为民请命,千方百计摘掉了河北省正定县“高产穷县”的帽子。 “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他从思想和精神层面探寻物质贫困的根源,系统提出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科学路径。他提出,“摆脱贫困”,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习近平大力推动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扶贫工程,亲自创立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等帮扶制度,为推进浙江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提前消除绝对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扶贫始终是习近平最关注的一项工作,也是他花费精力最多的一项事业。他把脱贫工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指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有些方面落伍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最操心的是几千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能否和全国人民一起同步达到全面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号召:“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伟大号召,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全面小康的愿景愈来愈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带动下,共同富裕的脚步越来越近。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更加催人奋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更加激励人心! 习近平之所以紧紧抓住脱贫攻坚不放松,是因为七年的插队生活,激发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他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他说:“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这份高度的文化自信,与他青年时期深受中华文化熏陶、高度体认和热爱中华文化密不可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习近平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这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可见一斑。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央政治局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眼于认识规律、把握现实、引领未来,精心谋划、坚持并十分重视组织集体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不断提高全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自2012年11月17日到2017年7月24日4年多的时间里,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42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外交等方方面面。 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进行了首次学习。 ——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前进。陕西省行政学院教授王彩梅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刻的历史思维,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持把总结历史经验和进行现实思考结合起来,把汲取历史智慧和精心谋划未来统一起来,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央政治局同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精心组织集体学习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研考察。带着问题学习,联系中国国情、联系改革发展实际学习,在深入思考中学习,在深入思考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适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他鲜明的执政理念、执政风格、执政特点。”陕西师范大学邓晓旭副教授说。 ——始终坚持学以致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大政方针展开,始终致力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始终着眼于推动工作的具体落实。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世文说:“通过学习,中央政治局始终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坚定,永不自满、永不停滞,以百折不回的勇气和毅力攻坚克难,不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指导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时移世易,读书学习应与时俱进,增强本领亦应时刻不停。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扎实学习,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推动工作。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努力克服“本领恐慌”,通过学习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 前景无限美好,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足印,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努力学习,知行合一,以学固本、以学立德、以学增智、以学兴业,勇于实践、勇于攻坚克难,在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学习型政党中,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陕西日报特别报道组) 编辑:惠茹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