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红色旅游,要注重营造历史的现场感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徐 涟 时间:2019-06-13

近些年来,随着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不断加大力度,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红色旅游逐渐成为润物无声、广受欢迎的旅游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团队前来开展活动,也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自发前来,在此找寻革命历史的遗迹,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汲取奋发向上的能量。

然而,也有一些过度修建的旅游景区,甚至某些革命主题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或多或少忽略了革命文物应有的内涵,在硬件设施上一味贪大求全,追求殿堂的高大,在追求旅游设施的完备便利与超高质量的同时,把红色旅游景区的内部外部环境一律整治得花红柳绿,再配以高档的建筑材料,表面上看,是提升了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实质上说,毫无历史的现场感,让游客失去了对历史的真实体验,也因此失却了红色旅游寓教于乐的美好初衷。

不能不说,某些地方的主管部门想着要以优质的环境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旅行体验,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修葺一新的景点,以及现代化的高档旅游设施,将原本的历史现场改造得面目全非。选择红色旅游的人,绝大多数不只是单纯的游山玩水,他们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要亲历曾经的血与火淬炼的历史现场,亲历荒芜、艰险、困难的历史环境,去体验一下从历史书上、从电影里、从思想政治课中多多少少了解到的历史真实。但如果缺乏应有的历史现场,只是象征性地让参观者在红色景区“到此一游”,就会使得参观者原有的期待变成失望。当然,这并不是说,红色旅游景区不需要为游客提供便利的现代公共设施,只是这些设施应该安排在公共场所或者说是供游客们休息的地方,在进入革命文物旧址之前,而不必修建在革命旧址当中。例如当年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开展的大生产,可以适当还原旧有的生产生活设施,哪怕是简陋的窑洞需要每年修复,也不妨修旧如旧,保持原有的“破败”的景象,营造出真实的历史现场,让今天的参观者切身感受一下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当年的共产党人正是靠着精神的力量战胜困难、战胜敌人、战胜自我。

有的红色旅游景区在硬件上追求“高大上”,却在软件建设上敷衍了事,甚至只是把一些放大的照片挂得满墙满壁,再配以千篇一律的讲解,仿佛一种“施教者”的身份,多少有点儿“来受教育就必须听着”的态度,让观众兴味索然,也使得红色旅游的效果大打折扣。客观来说,某些红色景区可以开发的景点并不是很多,窑洞土屋,破桌破椅,看得多了容易雷同,正需要靠多样灵活的展陈方式、真实生动的内容讲解、深入浅出的道理阐述,来回溯历史、阐明大义。可以说,在这方面,并不是没有很好的例子。在延安凤凰山麓革命旧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冯建玫老师,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讲述《白求恩精神与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就给参观者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从她的娓娓讲述中,一个办过画展、写过小说、过着富裕生活的北美著名的胸外科医生,越过80年的历史烟尘,活生生地走到了今天。这位洋医生曾经来过这个院落,就在这里,他婉谢了毛泽东同志让他留在延安创办医院的建议,坚持走向了炮火纷飞的前线,救死扶伤,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冯建玫老师生动而深情的讲解,不仅让这个整洁而朴素的院落顿时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她更对照着今天社会上藐视崇高、抹黑理想的丑恶现象,以白求恩大夫的精神人格,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追问:人要怎么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一生?这样高品质的参观讲解,营造出浓厚的现场气氛,每每让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并引起情感上的巨大共鸣,也使得红色旅游成为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让人觉得充实而有收获。

当然,红色旅游要营造历史现场,要让参观者有真实的历史体验,却绝不能庸俗化、娱乐化。比如试穿红军服装、八路军服装,寻找当年的感觉,原本是体验历史真实的一种方式,但这精心营造的氛围,常常被一些不合时宜的现象搅和得乱七八糟:在某些红色景区时不时能看到三三两两穿着八路军、新四军服装的旅行团队,或袒胸露背,或“盔”歪“甲”卸,毫无当年革命军人的尊严与气概,让人看了暗暗摇头。前些年媒体还报道过某某红色景区,一味追求刺激,竟以营造历史真实为名,把游客当成被关押的革命志士,让他们在监狱里体验“戴手铐脚链”“坐老虎凳”“灌辣椒水”,一些游客嘻嘻哈哈或故意鬼哭狼嚎,将原本严肃的参观教育变成娱乐化的消遣刺激, 严重背离了红色旅游的应有之义。

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营造真实的历史现场感,让参观者以真实的情感体验,切身感受到理想与信念的精神魅力,才能真正让红色旅游展现出精神的力量,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络绎不绝,在红色景区留下参观的足迹,也留下长久的精神印迹。(徐 涟)


编辑:庞阿倩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