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或可为扶持青年艺术提供契机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编辑 时间:2018-08-02
我们为什么要“扶持”青年艺术?我们有没有“扶持”青年艺术?我们有没有所谓“扶持”的相应制度、可能土壤和匹配资源?现有“扶持”的有效性在哪里?……刚接到“青年艺术的扶持计划”课题时,脑海中随即浮现出三个关键词,首先是扶持,其次是两个与它有相关性的动词,分别是选拔和培育。课题组选择“扶持”这个词确有深意,因为扶持意味着弱小需要帮助,甚至于在没有得到帮助的前提下就有覆灭的危险,因而需要扶持,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一些新兴产业。然而,艺术教育已经历史悠久,而且一直欣欣向荣,它既非那些后继无人的夕阳行业,亦非那些前途未定,或是自身弱小却强敌环伺的产业,为何需要扶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教育一直秉持那种专门化的方针,其规模不算庞大。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艺术教育,培养出来专业人才基本上通过分配方式解决就业,其中既有分配到创作机构、教学机构的职业艺术家,也有分配到其他生产单位里的美术人才,例如出版社、美影厂甚至电影院等等。在那个年代无所谓“青年扶持”,更多是通过选拔的途径,主要是各个层面的青年美展以及最终加入到全国美展体系中。尽管今天全国美展体系受到诸多诟病,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拔”这个动词背后体现出的统一标准。这种统一标准显然与我们所试图强调的艺术多样性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多元化的今天,全国美展形成的选拔方式越来越受到质疑。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艺术创作者就业形势的多元化以及越来越多的所谓自由艺术家、职业艺术家的出现,“选拔”这个词在青年艺术创作者培养中使用的越来越少了。 于是,今天的艺术圈会选用“扶持”这个词汇。在讨论艺术领域的扶持之前,我们不妨考察一下,在其他的行业里,产业扶持往往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基本上,对于某一产业的扶持是通过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的,其主要手段包括提供金融贷款便利,提供税收优惠、贸易补贴,进行市场准入保护以及提供政策性的定向购买等等。产业扶持的主体是国家,主要目的是使之更好地面对市场竞争。显然在艺术领域,并不存在着整体行业概念上的扶持,那么我们所讨论的青年艺术扶持,其主体又是什么呢? “扶持”这个词出现得很有意思,它恰恰是伴随着整个当代艺术生态中同步产生的两个宏观层面的上升趋势而出现的,其一是当代艺术市场的第一次大繁荣,其二则是美术教育领域的大扩招。那么为什么伴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扩张,当下的青年艺术反而需要扶持了呢?我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供给的扩张已经远远超过了新的相关行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扩容,因此,除了设计、游戏、动漫等对口职业,以及部分毕业生转行的因素之外,必须留待专业艺术创作领域消化的艺术类毕业生总量是增加了。并且伴随着这些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选择读研、留学等继续深造道路的人数逐渐增加。事实上,这些人群进入跨行业领域的概率,也就越来越低了,换言之,必须从事艺术就业者的人群正在增加。近年来,每年的艺术高考中,八大美院都会出现数以十万计的报考人群以及数以千计的入学新生,而四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试图在艺术行业内实现就业,或者将这个压力延缓到七年之后。简单来说,不得不成为艺术家,或者必须成为艺术家的人正在增加。其次,自2005年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内地的当代艺术市场基本经历了一个从兴起、繁荣到调整、衰退的长周期。这个周期里,艺术市场的各个商业环节中,艺术画廊大量出现,艺术品拍卖空前繁荣,专业艺术展览蔚为大观,艺术博览会方兴未艾,并且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在这一轮市场化过程的背后,培养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本土的第一批市场明星和知名艺术家,这批艺术家的榜样效应,以及近年来他们中的部分人重新回归到教育体系,成为当下的青年艺术创作者的主要效仿对象。而伴随着艺术市场的调整,众多商业艺术机构越来越将经营的重心和兴趣转移到对青年艺术家的发掘上来,因此,他们通过众多当代艺术评选、青年艺术奖项等平台,越来越早地介入到艺术专业学生的求学经历中,于是,所谓的扶持也就蓬勃兴起了。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众多现行的青年艺术扶持计划更多的是越来越早地将青年艺术创作者引入商业体系中,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业内对于所谓的青年艺术扶持褒贬不一的原因。 那么,是否存在着市场主导以外的青年艺术扶持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由众多非营利性机构提供的青年艺术驻留计划。这些艺术计划提供的是创作支持,包括一定时间内的创作空间和材料费用,而非具体作品的销售与收藏,他们往往需要青年艺术家事先提供创作方案和计划以供评选,并在入选后根据驻留地的在地性特征以及支持机构的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艺术创作。这种非营利性艺术机构提供的针对性扶持,是将其他企业提供的艺术赞助,转移到非市场性的艺术创作中,是企业基于其社会职能的再分配。因此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标我们计划经济时代的画院体系。只不过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至今的画院体系是有编制的,相对固定的,政府主导的;而艺术驻留计划则是周期性的,开放的,某种程度上是临时性的,由社会机构主导的。这种是从西方成熟艺术体系中引入的形式,一方面更好地尊重了艺术家自身的创作特点,另一方面又为艺术家的创作题材与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为更多的西方艺术机构所采纳,也为更多的当代艺术家所推崇。近年来,伴随着国内非营利性艺术机构运营模式的国际化,以及更多的中国青年艺术家获得了国外艺术机构的驻留机会,这种艺术扶持形势越来越流行。这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中国社会现代性进程中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当然,在这种形式逐步成熟的背后,也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这依赖于整个艺术赞助与支持体制的逐步完善,唯此才能为中国的非营利性艺术结构提供茁壮成长的土壤。第二,这对于提供艺术扶持的非营利性机构自身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他们需要对于自身的学术趣味与追求有着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又需要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评审队伍。第三,逐步成熟并完善的艺术驻留计划及其评选机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有针对性的艺术创作投机,因此我们需要警惕某种当代形态的“新艺术八股”。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艺术领域其实与其他产业领域一样,产业扶持也许能够在初始阶段带来阶段性的市场营利,甚至能够催生规模效应,进而带来一时的市场效果,但是它恰恰不能带来产业升级。唯有竞争才能催生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而在艺术领域,“产业升级”往往表现在两个领域,其一是某种“挑战既有艺术创作经验”的新媒介、新材料的运用及其相应的语言系统的形成与完善,其二则是对于某种“挑战日常经验”的观念创作的坚持。而在这两个领域,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更带有明确功利性的扶持,因为这种扶持针对的不是可能性,而是成功率;不是实验性,而是规模性;不是偶发性,而是市场性。今天艺术创作,更需要带有“预研”性质的支持,某种类似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这种投入应该是不计较产出率,也不应该要求一定会成功,更不是转化为商业属性率较高的趋势。唯其如是,也许更合适的方式是积极把握艺术领域可能的产业升级契机,通过新技术创建一种更为开放的平台,为点对点的特定个人和团队式扶持,更具有灵活性的项目式扶持,更具有专业性的行业资源匹配式支持,提供更为广泛的普遍性保障,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小额信贷的制度性便利,或将成为未来艺术的有效发生土壤。 编辑:职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