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历史文化宣讲暨非遗展演活动在沪举办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时间:2025-10-2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10月16日,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策划的“渭南历史文化宣讲暨非遗展演”活动,在上海市杨浦区文化艺术中心温情启幕。国家级非遗“韩城行鼓”、省级非遗“临渭草编”和“华山戏法”三大文化瑰宝齐聚一堂,搭配专业文旅推介员的深度讲解,为上海市民带来一场兼具视觉震撼与文化厚度的“渭南盛宴”,搭建起沪陕两地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活动现场,非遗展演率先点燃气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樊喜军手中的鼓槌翻舞,步伐豪迈如古军列阵,鼓槌落下时,鼓点如黄河奔涌、似千军过境,雄浑的节奏里满是司马迁故里的千年风骨。台下观众纷纷屏息凝神,随鼓点律动拍手,掌声与鼓声交织,将现场氛围推向第一个高潮。 紧接着,省级非遗“临渭草编”传承人陈春苗的展示尽显巧思。一根普通麦草在她指尖翻飞,短短几分钟,便化作灵动的草编小马、精致的花篮。“这不仅是手艺,更是老辈人‘就地取材、与自然共生’的智慧。”陈春苗一边演示,一边向观众讲解草编背后的农耕文化,不少市民凑近展台,忍不住触摸草编作品的纹理,感叹“平凡草木竟能生出这般灵气”。 而省级非遗“华山戏法”的登场,则为活动增添了趣味与惊喜。传承人雷鸣以“空碗变水”“丝巾化鸽”等经典戏法开场,以幽默的互动话术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戏法的‘假’,是为了传递生活的‘真’。” 雷鸣在揭秘部分技法时,巧妙融入“以假修真”的东方哲学,引得台下阵阵喝彩,尤其是小朋友们,更是瞪大眼睛、欢呼不停。 非遗展演间隙,渭南文旅推介员接过“文化接力棒”,开启历史文化宣讲环节。通过精心制作的文旅宣传片,华山的奇险雄姿、黄河的奔腾壮阔、韩城古城的青砖黛瓦一一呈现在屏幕上;推介员则以“黄河华山 家在渭南”为脉络,从“华”“夏”二字的起源讲起,串联起渭南作为文明发源地的历史典故,让观众读懂“家在黄河太华之间”的深厚底蕴。 “以前只知道华山,今天才发现渭南藏着这么多宝贝!”家住杨浦区的市民李女士表示,看完展演和宣讲,已经计划带着孩子去渭南,亲身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杨浦区文化中心负责人也点赞道:“这样的活动让非遗‘活’了起来,也让两地文化有了深度对话,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渭南特色文化走进杨浦。” 此次活动,既是渭南文旅“走出去”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具体体现。通过“展演+宣讲”的形式,渭南不仅向上海市民展现了自身的文化底气与旅游魅力,更让“华夏之根、文化之源”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为两地后续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埋下伏笔。 本次活动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杨浦文化艺术中心承办。 编辑:佑怡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上一篇:“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开幕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