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我爱 故我在—记女画家杜薇的丹青梦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都延 时间:2020-06-29

杜薇,字无为,号若水、三省斋主,笔名红薇染露,陕西杨凌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就职于西安市灞桥宇航小学,高级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航天书画院理事等,她兼修花鸟、山水和人物画,尤其以人物画见长,在省市区书画比赛中多次获奖屡获好评,作品多次入选中韩展并展览于半坡国际艺术区、崔振宽美术馆、亮宝楼、雁塔美术馆等处,先后入编《风雅颂灞桥》等刊物,数幅作品被亲朋好友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友人收藏。

 

土生土长在黄土高原的她,继承了先辈勤劳、善良的品性,她始终认为一个画家应该有“真善美”的情怀才具备构建思想的最基础支撑,而生活的磨砺也奠定了她坚毅、柔韧的性格。在研习西画的同时,从未忘记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她的国画作品涉猎面广泛,形式感强,人物画在主题刻画上尤其严谨,“笔墨当随时代”,她以自己的视觉观察这个世界,体察人们的喜怒哀乐,并且孜孜以求,思考着,感悟着,不断的尝试再尝试,她深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的哲理,她将自己的视线集中在老百姓的日常,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是她此生的使命,她构图严谨,行笔粗中有细,落墨大胆,水墨韵味十足,文人墨客、平常人家在她笔下都是那么自然、亲切,就像一首抑扬顿挫的诗篇,有起伏有节奏,令观者驻足反思,流连忘返。

她坚信“继承与发扬”是前进的唯一途径,所以她一手伸向传统,注重临摹与理论知识加强,通过大量的临摹从中体会笔墨趣味,同时结合时代脉络,以线造型,以形传神,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最佳效果,她坚信只有不断的锤炼,才能在人物画方面有所造诣,特别是在这个“用作品说话”的年代,她知道笔墨考验着一个艺术工作者的人格、修养、文化乃至哲学等方方面面综合素养,只有完美体现才是最有力地证明。

中国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每一幅画从主题到构图再到每一处落笔、墨色轻重都经过了慎重的构思,不满意就反复研习,她的题材大多来源于最真实的人物原型或者照片,在选择题材时,通常选择打动人心的人物为素材,为他们画像时,她先是观察、琢磨,在感觉自己已经走近了人物时,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时才开始动笔,这个过程中从思想上升华了对人物的理解,再到笔墨的处理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考虑,她更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她笔下有欢实、可爱的孩童;有饱经沧桑的老人;也有时代背景下的文人墨客;她用一颗诚挚之心、用满腔真情给他们造像的同时,也在探究着人性,所以她的作品充满着人文主义的朴素思想,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更是直击观者心灵。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笔一墨系乾坤。在当今社会,物质文化生活都有所提高的前提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彰显高度,如何在未来的书画道路上不断进步,相信在真善美的主题创作和艺术实践中,她一定会找准定位,进一步升华思想认识,让人生更具价值,更加精彩,更有意义。

这一切都源于心中那一份执着的、深深的热爱。

我爱,故我在。


杜薇作品简析

《老石匠》180cm x 97cm


老石匠,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石匠低头专心致志的敲打着,身后的大型兽类雕塑好像诉说着历史巨变,远处风云叱咤,入冬后几只落寞的瘦雀叽叽喳喳好象在争论着什么,画面墨色自然,主题突出,本意在描写石匠精雕细琢,其实她意在表达对传统文化回归深深的忧虑,也是这个时代所亟待改变的思想意识,她把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流逝通过一系列的刻画,带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


《忆往昔》180cm x 97cm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多少过往难以忘怀,多少回忆难以释怀,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走一走原来的老路,体味一下当年的艰苦,也很有意义。两名身着新四军服装的人物,他们在回味?还是在诉说?亦或歌唱,是的,历史不容忽视,更不能被遗忘。整个画面颜色沉稳,在渲染环境时她启用了生宣留白的传统技法画出前面密密麻麻的枯草,背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跃然眼前,人物刻画生动细腻,与前面的枯草形成了反差,色调冷暖互补,即协调,同时又突出了主题。


《赶集归来》195cm x 180cm 


一个背着背篓的年轻藏族妇女健步走来,她面容姣好,带着欣喜的笑容,左手心攥着一撮采来的野花,身后背篓里有高原种植的书籍,有时下小朋友们喜欢的小猪佩奇,还有一张世界地图,以及蔬菜等物,人物前面一只顽皮可爱的小狗好像在奔跑,回家的路是熟悉的所以欢快,赶集归来,精神、物质、文化大丰收,说明了今天藏族同胞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迈着大步走向越来越精彩的美好明天,讴歌了在党和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的心声。

 

《归途》138cm x 69cm


茫茫雪路上,一位身着藏族服饰的中年女人,身背一个大背篓,里面盛着满满一背篓捡来的牛粪,深处青藏高原,牛粪是必不可少的家用物品之一,只见她微微低头,双手紧紧抓着绳子,小心翼翼的走在雪地上,眉宇之间微微含笑,似乎在想象着见到家人和孩子的欣喜,归途,虽然艰辛,但是为家人,虽苦犹甜。造型生动,线条时而细腻,时而粗犷,与人物的身份特点非常协调。

 

编辑:尧文 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