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 >

新疆“非遗”传人谱写致富新曲

来源:新华社 作者:于涛、董博婷 时间:2020-11-17

      

1126748288_16055743593861n.jpg

村民在加依村乐器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制作民族乐器(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曼 摄

 1126748288_16055743594351n.jpg

村民在加依村乐器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制作民族乐器(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曼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6日电 题:新疆“非遗”传人谱写致富新曲

  新华社记者于涛、董博婷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是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乐器制作村。全村290多户居民中,近一半人主要职业是制作乐器,其中还有多位乐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走进加依村,民房和院落经过统一装修设计,显得非常古朴,人们似乎看到了加依村百年前的样子。

  “300多年前,加依村村民就开启了乐器制作历史。”新和县文化馆馆长司丽丽介绍,当前村里有1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是著名的“乐器大王”。走进他的家,庭院里堆满了制作乐器的木料,经过初加工的板材被分门别类整齐摆放在一起。

  艾依提·依明的工作室像一个乐器博物馆。这里有各种花色、型号的都塔尔、艾捷克、热瓦甫等维吾尔族传统乐器。艾依提·依明从15岁开始跟着祖父和父亲学做乐器,经过半个多世纪锤炼,如今他几乎精通所有维吾尔族乐器的制作技艺。

  在村里,艾依提·依明与其他几位“非遗”传承人,不仅是技艺传播者,也是致富带头人。因为艾依提·依明制作的乐器音节准、音色美、造型漂亮,深受市场欢迎,附近很多村民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他回忆,几十年来,他已带出200多名徒弟,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农村年轻人通过几年学习,基本都可以靠乐器制作、维修、演奏实现增收。

  本村学徒吐尔军·努尔东已在这里学习、工作12年,成为艾依提·依明默认的“衣钵传人”。“我靠制作乐器实现了脱贫,我会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吐尔军·努尔东说。

  为了发挥“非遗”品牌效应,让村里“独门技艺”助力脱贫攻坚,加依村成立了乐器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阿卜杜拉·依不拉音介绍,场地由村里提供,厂房建设经费来自国家扶贫资金,村里“非遗”传承人负责传授生产技艺,60余名附近村民在这里实现稳定就业,“现在合作社每年营业额300多万元,所有员工实现了脱贫摘帽。”

  合作社员工吐尔迪·吾普尔一直从事乐器雕花这道程序,现在月收入4000元左右。他说,以前除了种地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现在从事乐器制作,家中有了积蓄,“我想攒够钱,在县城开一家合作社乐器直销店,让收入增加得更多更快。”


编辑:庞阿倩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