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古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访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田若楠 时间:2020-05-08
陈炉镇的罐罐垒墙。 4月1日,一场春雨洒落在古镇街头,桃花开得娇羞粉嫩,道路两旁满是用瓷罐种植的绿植,罐罐垒墙错落有致犹如蜂房,脚下用陶瓷片铺成的道路被雨水洗刷得分外明亮,眼前的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仿佛油画里的仙境。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在各地的古镇和传统村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加强古镇和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农村特色风貌魅力,从2013年起,陕西省拉开了文化旅游名镇以及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大幕。 历史文化的踪迹 陈炉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烧制陶瓷的历史可上溯到约1400年前,堪称“北方青瓷之都”,是耀州窑唯一遗存的烧造基地,被誉为“东方古瓷巨镇”的活化石。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炉火积淀了这里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 “我们镇的这一文化遗产,堪称‘世界的经典、中华的瑰宝’。” 陈炉镇副镇长席超超自豪地说。 4月1日9时,宁静的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村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生产生活。在陈炉镇,坐落着一个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立地坡村。 立地坡村同样沿袭着从北宋时期便已开始的制陶传统工艺。更值得研究的是,如今的村里依然遗留着三圣阁、圣母殿、三眼井、琉璃瓦遗址等历史古迹,据不完全统计有12处。2019年,立地坡村被成功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立地坡村党支部书记李战军介绍,被定义为古镇传统村落的村镇除了要拥有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这些建筑还要集中连片分布或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三分之一,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村落格局要鲜明,要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村落整体格局还要保存良好。 “所谓古镇和传统村落,主要是指那些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并且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镇,我们应予以及时的保护和发展。”省住建厅村镇处处长王宏宇说。 在传承中保护 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并且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古镇、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古镇和传统村落迫在眉睫。”省住建厅村镇处一级调研员李君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立地坡村还保留着的“铜川耀州窑”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瓷片标本。 2017年,立地坡村村委会成立了文物保护领导小组,配合文物单位发掘、修缮和勘查村里的文物遗址。在李战军的办公桌上,厚厚的几本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书籍,书角已经被翻到卷起,说到文物保护,他已然成了“专家”。 “村里的文物古迹多,作为带头人,对文物保护的知识多多少少也要懂一些,这样也好给村民们普及,还能更好地配合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做好村里的文物遗址保护工作。”李战军说。 4月1日14时,在陈炉镇的王家瓷坊里,几名制陶工人正在给像脸盆一样大的陶瓷碗修形、画花,一步步制作工艺,看起来复杂又细致。“像这样的手艺没个五六年是做不到这样精致的。”王家瓷坊负责人王战军说。 1995年,本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想要传承的信念,王战军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王家瓷坊”。起初,他也参与制作,学习了不少的制陶手艺,后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他的作坊当中,学习手艺,传承文化。如今,王家瓷坊成为陈炉镇最大的瓷坊,并在继承传统制瓷工艺和传统陶瓷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弘扬民族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在创新中发展 保护古镇、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要平衡好乡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古镇、传统村落要保护也要发展。 在陈炉镇,传承陶瓷技艺,做强这门主导产业,是陈炉镇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千百年来,陈炉人民祖祖辈辈以陶瓷为业,从陶瓷坩土开采、运输、初加工到陶瓷制作、烧成、销售,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陈炉镇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8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6人,研发陶瓷新产品20余种。另外,陈炉镇拥有稀缺的紫砂资源,现已有2家紫砂研发制作企业,除陈炉陶瓷总厂外,陈炉镇现在有15家私营陶瓷作坊、陶吧7家、服务商铺32户,年产量近500万件,从业人员1000余人,陶瓷加工运销年均产值达8000余万元。 因为陶瓷业的远近闻名,旅游业也成为陈炉镇的第二大产业。为了积极发展旅游业,陈炉镇重点研发和打造陶瓷旅游纪念品,充分展示陈炉的民俗民风,使这些具有浓厚陈炉地域特色的产品真正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手段。 2019年,陈炉镇共接待中外游客达89.72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收5.97亿元。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陈炉镇立地坡村注重保护村庄传统风貌,挖掘历史,传承文化,改善村庄环境,修缮民居。同时,村上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除了制瓷创收以外,村里还栽植核桃600亩,花椒230亩,连翘100亩,按照“稳粮、增收、富民”的发展思路,发展干杂果570亩,中药材300多亩。 重现历史记忆,留住文化乡愁。陈炉古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努力在保持原生态风貌的同时,打造古朴自然、特色鲜明的古镇,把发展传统工艺和旅游业相结合,让陶瓷文化不断深入人心,建设“人文古镇”。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