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为传承创新中国手工刺绣而努力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编辑 时间:2019-08-06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白玉刚在“奋斗逐梦·绣美山河”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开幕式上发言。刘墨墨摄。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华文化“绣”亮美,万里草原“绿”北疆。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中国纺织业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服装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奋斗逐梦·绣美山河”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在这里盛大开幕。这是中国手工刺绣事业历史发展中的一件盛事,我们感到无比喜悦和振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弘扬,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求我们“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考察期间,总书记听取了红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发掘保护情况和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历史沿革介绍,同《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察看了内蒙古大学蒙古文历史文化典籍。总书记指出,内蒙古“自然和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强调乌兰牧骑“永远不会过时”,要求“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犹如甘霖,滋润着千里草原,浸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中国手工刺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与中华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延绵不断,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四大名绣”名扬天下,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顾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群芳争艳,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藏等民族刺绣展现出浓郁风情。中国手工刺绣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的生动展现,在漫漫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用手工刺绣谱写了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秀美华章。中国手工刺绣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丰富表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表达,更多追求手工刺绣的生活化、实用性、时尚性和艺术性表达,更多需要个性化、特色化的元素表达。中国手工刺绣是“一带一路”人文相交、民心相通的独特纽带,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上,展现的不仅仅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还有一件件、一幅幅绚烂多彩的中国手工刺绣,讲述着多少人文相亲的故事;新时代“一带一路”发展中,中国手工刺绣又以她独特的文化神韵温暖着万千人们的心灵。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总书记对我们寄予的深切期望,也是我们共同的文化使命。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内蒙古举办,全国刺绣业大咖欢聚一堂,共话传承、共谋创新,这是回报总书记关怀厚爱的深情表达,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对内蒙古这样一个边疆民族地区的巨大鼓励、巨大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 内蒙古手工刺绣历史悠久。古代北方各少数民族游牧于蒙古高原,结合自己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并且不断向中原地区学习,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手工刺绣,特别是在辽、元、明、清以来得到进一步发展,特色鲜明地展示了草原、马背、游牧交相辉映的风格,表达了草原人民勤劳质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广泛应用于服装、服饰、生活用品和礼仪饰品当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实施非遗活化工程,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工程和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手工刺绣业得到迅速发展,刺绣技艺在传承中得到极大提升,传承队伍越来越壮大。目前,全区从事手工刺绣人员有5万多人,仅科右中旗就达2.1万人,涌现出像白晶莹、于和平这样的产业带头人和一批产业技术工人。概括近年来科右中旗手工刺绣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向大家报告。 一是手工刺绣助力了脱贫攻坚。通过成立祥瑞刺绣公司,建立王府刺绣基地,建设刺绣“产业村”,带动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每人每年增收近2000元。 二是稳定的收入支撑了乡村振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旗专项推进小组+企业+协会+合作社+农牧户”的运行模式,把农村牧区妇女组织起来,实现了足不出户创业增收,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了农村牧区的繁荣振兴。 三是大力度培训提升了妇女素质。2016年以来,为推动刺绣产业发展,全旗举办集中式刺绣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绣工1.3万余人,妇女们在刺绣技艺提升当中,信心、眼界、思想觉悟、道德水平都得到全面提升。 四是邻里和睦促进了乡风文明。绣娘们聚在一起交流刺绣心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出打工的也都回来加入行列,家庭更加温暖,邻里更加和睦,家风乡风更加文明。 五是以绣兴业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蒙古族刺绣历经数百年沧桑,从宫廷走向民间,在政府和企业的组织下,分散各地的草原绣娘走到一起,重拾技艺,因“绣”得业,以“绣”兴业,从十几岁的少女到耄耋之龄的阿妈,个个成为守护者,人人堪当传承人。 六是创业平台成就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为立志建设家乡的莘莘学子搭建了创业平台。三年来,60余名大学生学成返乡,从事刺绣产业,从服务农牧民群众中找到了符合自身发展的创业之路。 七是刺绣业振兴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发展。在发展刺绣产业的同时,围绕风景名胜、历史传说、人物故事等题材研发刺绣产品,以针为笔、以线为墨,描绘马镇枫情、讲述兴安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游客喜爱的文化旅游纪念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得见、带得走。 八是守望相助促进形成民族团结新气象。在刺绣产业发展过程中,各族干部群众休戚与共、互助合作,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草原绣娘”这个大家庭中唱响了“最炫中华民族风”。 九是党的领导始终是手工刺绣技艺传承弘扬的旗帜。作为全盟乃至全区脱贫攻坚的缩影,科右中旗手工刺绣产业的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层层传导、共同推动的结果,是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结果。科右中旗的手工刺绣产业不仅成功携手农牧民走出了贫困阴霾,使刺绣这门技艺得到了高质量传承,更激发了脱贫群众逐梦新时代的热情和干劲,展现出奋斗逐梦、“绣”美山河的新画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在总结手工刺绣产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清醒看到,我们还面临一些急需破解的瓶颈问题:一是整体上还尚未形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和市场观念;二是严重缺乏立足市场需求、引领市场需求的创意设计;三是生活化、时尚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路遥任重;四是开放合作的格局没有形成;五是专业化培训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科右中旗手工刺绣发展遇到的问题,也是全区刺绣发展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全国特别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遇到的共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之路就走不远,中国手工刺绣就不可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如何使中华手工刺绣得到更好传承和弘扬,让人民群众在手工刺绣中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是落实总书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具体体现,是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是以更高质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具体体现。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基于中国手工刺绣更多集中于妇女、更多集中于农村牧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妇女的实际,为更好传承创新,更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更好提升妇女素质,建议我们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联盟,每年召开年会,制定工作规划计划,整合各地各类资源,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二是基于中国手工刺绣的独特性,建议在今后各方面的推进或合作中,始终坚持刺绣“中华文化”这一核心特质,始终坚持刺绣“手工”这一技艺特质,始终坚持“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根本特质。 三是承蒙各方厚爱,本次大会同时授予科右中旗“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实践基地”、“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我区还荣幸地聘请姚建萍大师担任蒙古族刺绣传承创新协会名誉理事长。我们将不负重望,从自治区层面组建专项推进小组指导,落实区属国有文化企业市场化运作;成立自治区手工刺绣协会开展帮扶指导;设立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基金予以扶持;在全区各地创造更好营商环境予以支持。真诚欢迎全国各大服装服饰创意设计、生产加工、营销推广机构、企业、公司、院校、工作室入驻内蒙古,与内蒙古各地各个层级的刺绣企业、协会、机构、院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提供场地、资金、产业工人、配套政策等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共同致力于把以科右中旗为代表的有关地区建设成为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创意设计基地、生产加工基地、产品展示基地和培训推广基地。 四是内蒙古兴安盟可以作为中国手工刺绣联盟年会的举办地,我们将设立秘书处,承办各类事项,提供相关服务。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内蒙古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地,这里有中国红城“乌兰浩特”,有“林海圣水”阿尔山,有枫情马镇“科右中旗”。在这里,在内蒙古,在兴安盟,在科右中旗,赛马看马背雄风,刺绣品指尖温柔,旅游赏四季美景,颂歌赞中华昌盛! 让我们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共同为传承创新中国手工刺绣而努力! 衷心感谢大家,草原永远是大家真诚的朋友! 编辑:高思佳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