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 >

激活曲艺生态 唱响中国故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玉玲 赵艳艳 时间:2019-08-20

激活曲艺生态 唱响中国故事

——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网记者 赵艳艳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近日,光明日报、光明网举办“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畅谈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促进曲艺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

激活曲艺生态 唱响中国故事

“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现场 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光明图片

赓续文脉,弘扬精神

“精忠报国今何在?评书一曲传扬!”一问一答间,刘兰芳演播的《岳飞传》开场,已伴随听众40个春秋。从书场到收音机,她演播的《杨家将》《包公巧断螃蟹三》《三打乌龙镇》《赵匡胤演义》《小将岳云》等一段段脍炙人口的评书,还原一个个经典的历史画面,让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神采飞扬,在讲述传统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弘扬了民族精神。

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扎根于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刘兰芳自豪地说:“我们的曲艺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生意,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人情世故、礼义廉耻、做人做事、家国情怀,都在其中。”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看来,对曲艺的传承保护,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不只是对一个表演艺术门类的本身保护,更是对中国文学和传统戏曲生成土壤的维护,是中国传统精神生活方式的保护,是文脉的赓续。”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主任常祥霖高度评价《曲艺传承发展计划》:“这是40年来第一个针对曲艺分类保护、精准施策的文件,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针对曲艺的专项保护传承计划,也是对非遗法的有效补充。”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跃在中国民间各地的各民族曲艺曲种至少500种,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曲艺类项目共计127个大项包含193个子项,有的曲艺项目生存堪忧,传承后继乏人。中国曲艺家协会创作研究处处长张鑫认真学习《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他认为,九个主要任务、三方面保障措施,对曲艺的支持成体系,有政策、有项目、有评估,有的放矢,十分务实,能不断增强曲艺的生命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充分发挥非遗在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表示,《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回应了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和专家的呼声和诉求,计划中的工作措施凝结了曲艺界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文化和旅游部多年来开展曲艺保护探索的成果,可谓非遗曲艺保护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评书中加上了华为5G的内容,向华为致敬打气,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连丽如在舞台上的“现挂”,赢得观众的掌声。除了在舞台表演上创新,77岁的连丽如在出版评书时也要创新,特别要求加上二维码,让读者一扫码就能看也能听。在她看来,曲艺要与时俱进,曲艺的生命力就在于“接地气”、与观众互动,能根据现场气氛和现实生活,对“说或唱”表演进行即兴安排和调度,演绎出一个个令听众心领神会的精彩节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曲艺,面对文化娱乐的新方式和互联网的新技术,曲艺及其传播也必须创新。但吴文科对一些曲艺的“创新”误区表示担忧:将曲艺表演戏剧化、歌舞化、杂耍化,把曲艺表演的口头“说唱”搞成配以伴舞与大型乐队伴奏的热闹场面,这是以革新曲艺为由去糟蹋曲艺,消解曲艺表演口头“说唱”的特有美质,可能造成对于曲艺美质特色的消弭或对曲艺形式的扼杀。吴文科注意到这次的文件中开宗明义强调,坚持以说唱表演作为基本实践形式,不断提高曲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有利于保护曲艺的本真和精髓。

“一个艺术门类的历久弥新,不仅需要好演员、好作品,还需要好观众。《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提出,坚持整体性保护的理念,维护曲艺生态。”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丁科民对整体性的“生态”理念十分赞同,这符合曲艺发展的现实要求,从创演分工的各个方面即说唱表演、曲本创作、音乐设计、专业伴奏、舞台美术、评论、营销等方面入手,统揽全局、整体推进,确保曲艺保护的正确方向与现实效能。

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以曲艺为代表的说唱文学塑造了与正史并行不悖的民间二十四史。“它对当下中国文化事业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都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陈爽指出,对曲艺的保护不应仅是一个博物馆式的保护和观赏,而要“活态传承”,不断发展,和全社会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用曲艺自身的艺术创造和艺术表现来影响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

重在落实,振兴曲艺

京韵大鼓名家刘春爱携新秀表演《丑末寅初》;梅花大鼓名家籍薇带来的《二泉映月》韵味悠长;单弦牌子曲名家张蕴华表演的岔曲《避雨亭》《风雨归舟》干脆俏皮;京东大鼓名家倪万珠演唱《白雪红心》声情并茂;青海越弦《拦轿喊冤》曲调优美动人……去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全国非遗曲艺周”,首次将所有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会演、交流、研讨,为广大非遗曲艺人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让非遗曲艺人有了受关注的荣光,扬眉吐气,唱响了中国故事。

“本次全国非遗曲艺周上实现了127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全部参加,但遗憾的是个别项目已经无法上台演出。”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副处长李学军深刻地体会到,非遗曲艺只有延续创演状态,葆有社会功能,张扬审美价值,才能得到振兴。据悉,今年9月将在山东举办第二届“全国非遗曲艺周”,搭建传承和发展曲艺的新舞台。

“不看鱼情,看水情;不看花艳,看土肥。”浙江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希望通过这次的计划,能营造全社会关心曲艺的良好生态,“一沓子宣言比不上一次实践”,只有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落到实处,才能对曲艺的传承带来良性影响,促进曲艺的可持续发展。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模仿力,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曹宏凯建议,“在学校学科建设上,曲艺的科目要引进老师、培养人才、扩大生源。”

“除了支持传统的书场、茶馆,还要重视社区、小区、农村的演出场所,关注非遗传承团队,培育曲艺传承的品牌活动。”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华曲艺学会副会长宋德全强调,最关键的是要有新作品,结合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创作发展曲艺作品,出人、出书、出节目。

“《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提到,要培育适宜曲艺发展的文化生态和社会舆论氛围。”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认为,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是传承的一个重要手段,能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的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光明日报、光明网在非遗的传播方面大胆探索,搭建平台、聚合资源,采用了多种手段和多个平台,既丰富了报道内容,又增强了文化影响力,尤其在非遗和年轻的受众之间架起了桥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非遗,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非遗、热爱非遗,在非遗传承发展中贡献了媒体力量。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