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传承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自信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毕华勇 高小菊 时间:2019-11-08
关于非遗,大多数人还处在不明白不了解之中,在老百姓当中更是陌生。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消费环境,让人们自觉地参与保护与传承之中,让传承者有尊严、有收入,非遗才能重现活力和生机,才能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对一个地方来说,地域古老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触手可及。非遗就在我们的身边,不加以保护与传承,一个地方的文化之根就会显得单薄、没深度、不完整。特别是各地争相打文化旅游这张牌的时候,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别人来看什么?我们的景点由什么支撑?游人体验什么?我们把自己的底蕴阐述明白没有?许多的问题,看我们能不能把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在用新颖的形式赋予新的内涵,把这种距离拉近并完美地融合。非遗无疑成为我们一个地方的宝魂。如何应用好它,使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张名片,米脂唢呐打击乐队已做出了榜样。作为“吹手”的音乐,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它的演奏淋漓尽致地展现地域文化之美、之魂,如此震撼,前所未有。非遗与现代碰撞出来的火花,让人顿觉耳目一新,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紧紧地把人的心拉近,使更多的人回归本质,原来世界如此美妙,这种传播渗透力极强。激发和振奋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指向,使内生的活力和地域的文化符号更加凸显。如此地精心组织策划、编排,既增强了传承人的自豪感,又增强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同时让一个地方对自己的文化传承更加自信和自觉。 事实上,我们仅仅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对非遗的传播传承需要大家形成一个共识,推动一个地方的整体发展要有品位,我们不能只盯在发展经济上。我们嘴上常讲经济与文化两个轮子同时走的问题,但没有人静下心来思考文化这个轮子怎么做、怎么走的问题。大家都认可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未来发展最环保、最长远的一个产业,前景广阔。然而,在全市整体发展的时候,我们错过了许多机会,我们的重点全放在了能源的开拓、工业的发展上,没有把自己祖先多少年来凝聚的精神结晶以及厚重的文化基因传承与发展。在各地争先恐后上项目建工业园区时,没有良好的文化生态,决策者的主观,实际上偏离了对非遗文化的发展轨道,多的是乱修乱建、毫无根据的打造以及人文景观面目全非的改造、包装。没有文化的支撑,更形不成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实践,所以我们的氛围不够,乱象丛生,各种打着文化旗号的所谓搞文化建设或文化工程的比比皆是。一个地方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显得十分脆弱,不堪一击。 其实,散落在民间的艺术像珍珠一样既闪亮又发光,只是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罢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传承、创新如何,客观地反映了这个地方的文明与发展程度。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是什么,是文化。世界上每一个帝国的兴衰都与文化有关,庞大的工业、辉煌的建筑,在自然的不断变化中,许多都烟消云散了,只有文化不死,那些文字千百年来支撑着人类繁衍进化,优者胜劣者汰,自然法则无人能改变。然而,时代进步到了今天,现代化的文明面前我们是否对自己的文化有些沉默、忽略或失语,我们的觉悟是否太迟呢?在利益的驱动下,如何给一个地方的文化恰当、合适的位置,我们有没有认真仔细地思考过?我们有意无意地钻进一个死胡同,生硬地进行所谓的主题构建,创新立意,不乏一些有抱负有追求的人把地方的文化和文化身份搞得不伦不类,这样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更不用说非遗文化的成败是非有没有人问津。追其根源,可谓千年一遇的资源开发让我们这个地方从上而下有了极具潜在运作构建辉煌宫殿的特有梦想。由于能源的发达、存在,我们这块土地从清静一下走向繁闹,三十年以致“新时代”连成一体。政绩里包含多少文化的元素存在?有时冠冕堂皇地在某些层面上也拿出一些东西出来,把文化的嬗变中重要的角色放在显眼的位置上,让所有人震撼与骄傲。 榆林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聚的地方,全市各个县区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方式的冲击,许多传统的工艺、民间故事、表演等正逐渐消失,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了。即使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官方尽力打捞起来的一些传统节目,也失去了人们儿时记忆中的热闹。况且,我们所申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少得可怜,引不起人们的关注,这种忧虑困扰着每个榆林有识之士。我们曾经辉煌的经济实力,错时错位地对自己的文化发展以及非遗实施科学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多少年我们大张旗鼓地发展工业,消耗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并发挥地方文化与非遗传承独特的作用。 非遗是祖先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必须有传承人为依托,遗憾的是我们往往把自己的文化压缩、变薄以至走形。于是,我们的许多表演、口传、记录为了一个准入的门槛,在时间上、内容上大打折扣。比如米脂的唢呐、剪纸、泥塑、秧歌、铁水打花,有多少是原汁原味传承下来的,有几个是经过时间考验留给我们后人的东西,那些已经被改编与改造的,作为一种形式存在,但它传递给后人的信息元素,远远不够。所以我们急需抢救性的保护,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目和传统仪式去整理、发现、挖掘我们地方文化的精华,从而实现对本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同时也为大框架下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完全不同的活力。 作为一个地方的重要文化资源,非遗对于这个地方来说是值得炫耀与自豪的文化符号,它的运行其实与这个地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分割了它,我们无法前行,永远走不远。这也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作为本土的文化人,深入生活,从老百姓那里发现这个地方的大美,并以担当的精神,多建言献策,政府要从全局战略的眼光合理规划。在保护与传承中,我们绝不做一个罪人。 其实,文化自信才是我们所有一切创新的重要源泉。因为,文化里边融入了人们太多的心血与情怀,我们民族要振兴,发扬光大,只有把自己文化薪火相传下去,我们才能重生。 编辑:庞阿倩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