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麻料村非遗助力脱贫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杜洁芳 时间:2019-11-26
银饰生意越来越好,曾经外出务工的银匠陆续回村。 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方面,贵州雷山是近些年交出满意成绩单的地方之一。雷山县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称为苗族文化中心,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变迁,苗族村寨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归于沉寂。近年来,随着非遗逐渐受到重视,当地人逐渐认识到非遗技艺的价值,进而拾起祖传手艺,走出了一条值得借鉴及推广的扶贫路,麻料村就是其中之一。 银匠外流 空心化严重 为了早点亲睹麻料村的“芳容”,记者抵达贵州雷山县的当天就急不可待地坐车赶往麻料村,可惜天公不作美,秋日的雷山有些阴雨绵绵,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两旁尽现眼底的绿色却沁人心脾。 当参差起伏的吊脚楼映入眼帘时,记者被浓郁的苗族风情村寨深深吸引——古老村寨在葱葱郁郁的树木掩映下,散发着不一样的味道。 谁能想到,几年前,由于银匠外出务工,这里曾是一个落败的“空心村”。据雷山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侯天江介绍,曾经的麻料村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银匠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受到地理位置、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村里多数银匠放弃制银手艺,选择外出谋生,村民们的生活也一度贫困。但在村入口处一个公示栏中张贴的贫困户建档立户信息表中,似乎可以看到,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该村通过银饰锻制手艺一步步将“贫困”扫出了各自的生活。 行业回暖 重振旗鼓 麻料村住着一位“网红”,他叫潘仕学。被不少媒体关注过的潘仕学从容面对记者,他说,几年前,他也是外出务工队伍中的一员,曾辗转于广东、湖南、贵州等多个地方,在几个不同职业间浪迹了12年。但是倦鸟思归,潘仕学发现,如今的谋生只拼苦力难有突破,唯有一技傍身方可立命。他想到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银饰锻制手艺,于是,他成了最先觉醒回乡创业的村民之一。 当然,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有一个很好的契机:2016年5月,在原文化部的支持和指导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原贵州省文化厅合作共建“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依托工作站,苏州工艺美院积极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简称研培计划),重点开班培训贵州等西部省区市的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提高传承人群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使他们能够“学艺谋生,传艺致富”。 形势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2017年,麻料村全村入股近100万元成立麻料村银饰公司,同时申请58万元扶贫资金,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银饰加工坊和银饰刺绣传习馆;联合成立百匠银器合作社、银匠协会等机构,吸引在外打工的银匠回村创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全村46户加入合作社。潘仕学也将自己原来的住宅进行改装,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开办了春富银饰工坊。工坊初建就吸引了北京、福建等的销售平台纷纷前来挂牌,并签订合作协议,这给予了潘仕学传承银饰技艺的信心,也让他看到了返乡创业的前景。 因势而为 重现生机 在各方合力打造下,麻料村“火”了,成为游客争相游览打卡的目的地。为了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潘仕学又在工坊添加了体验环节,从生产、加工到成品,游客不仅可以欣赏银饰成品,还可以动手体验制作,让游客在“买买买”的过程中,增加对银饰质量的信赖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负责人李林书是中国民族博物馆工艺大师李光雄之子,他从小耳濡目染,初中毕业就正式开始学习银饰锻制技艺。通过村里的致富“能手”银饰锻制技艺,李林书的银饰店在旅游景区就有9家,依托国家扶持的新农村建设,通过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他带动村民做起了乡村旅游。 在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有固定银匠师傅7个,他们每月工资约5000元。李林书经营的银饰店铺有41名销售员,其中有12名来自精准贫困户。暑假期间,传习所还会招募一些高中毕业生做临时工。李林书清晰地记得,有个考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凯里学院的学生在这里做了两个月的临时销售员,拿到了1.3万元报酬。如今,市场销路畅通、银饰制作艺人纷纷回村,乡村旅游也在蓬勃发展,这些都让李林书对这门老手艺充满信心。“我两岁的儿子都喜欢拿着银锤叮叮当当地跟着敲,这就是我们麻料村人骨子里的本能。”他说。 现在的麻料村,老远就可以听到“叮叮当当”打银饰的声音,全村现有14家银饰工坊,7家农家乐。来自全国各地学习和体验苗族银饰技艺的学生、设计师、游客越来越多,昔日的“空心村”重现生机。 记者手记 精准扶贫,贵在因地制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所谓决胜,就是举全党全国之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什么是小康社会?有学者称,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更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意愿是扫除贫困,那么实现这一意愿的关键就在于“精准”二字。在我国,形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贫困地区的情形也不尽类似。因此,如何抓住病症、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才是扶贫工作的要义之一。 将该观点具体化,那就是要因地制宜。在扶贫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如何抓住各地的特点,搬走贫困这座大山是对扶贫工作的考验。贵州雷山正是抓住了其苗族文化的特点,挖掘出苗族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古老非遗文化内涵,形成非遗的产品意识,与市场接轨、调整产业结构,将古老技艺与现代需求相结合,使非遗在焕发生机的同时,解决贫困问题。 其实,对于非遗资源丰厚的地区来说,因地制宜的方法就是牢牢抓住非遗这把利剑,通过找寻非遗新的需求点,使古老非遗重焕光彩,让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当然,非遗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是活化非遗这一课题中的难点之一。贵州雷山麻料村通过传统工艺工作站,将手艺人聚合起来,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从而带动全村整体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从而实现非遗助力扶贫的创新之路,这一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杜洁芳)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