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靖边县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燕郡 时间:2022-04-2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白凌燕)回望2021年,榆林市靖边县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凝聚多方力量攻坚克难,干成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优、优中显强,脱贫户和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描绘新景,继往开来。展望2022年,靖边县将接续奋斗,在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的同时,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统筹协调推进乡村建设 今年,靖边县将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工作主基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提高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用足政策、整合资源,提升改造5个集中安置区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补齐“一站式”服务等短板弱项,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在推进乡村建设方面,将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让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美丽又宜居。开展示范村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以黄蒿界镇大界村、席麻湾镇东高峁村等10个村为试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黄蒿界镇五合村、龙洲镇龙一村2个生态振兴示范村。通过做精特色产业、推广绿色生态技术、打造知名品牌、推动产业融合、推广农业机械化和电子商务、加快土地流转等方面推进“一镇一园”建设。 典型引领加强乡村治理 多措并举保障稳定供给 2022年,靖边县将以“积分制”“清单制”和数字化乡村治理应用为抓手,学习借鉴其他县区先进基层治理模式,打造1至2个全市典型案例,因地制宜、推广复制。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示范创建为引领,持续深化省级示范镇村创建。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细化实化村规民约,利用农民丰收节、道德大讲堂、评选“红黑榜”等载体,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文明乡风,让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在保障稳定供给方面,将聚焦“畜牧优结构、果业提质效、蔬菜增产能”,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重点稳定2.5万头能繁母猪,支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动生猪存栏稳中有增,努力把存栏量稳定在15万头左右、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坚持“牛羊并举、乳肉并重、禽渔并进”。立足“稳面积、提质量”,突出“生产提质、营销增效”,抓好“强苗木、优布局、高效园、后整理、促营销、全链条”六大行动。打造设施蔬菜集群,建设城市近郊蔬菜基地,发展冷凉高山露地蔬菜,提升蔬菜自给率和应急能力。因地制宜做精做优中药材、食用菌和特色瓜果,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 下茬立势打牢农业基础 突出特色培育全产业链 2022年,靖边将紧盯种子、耕地“两个要害”,突出农机这个支撑,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固本强基上下功夫,在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上求突破。全面推进种业振兴五项行动,加快玉米、番茄、苹果、家禽、肉羊等突破性品种选育;持续加大粮食、果业、畜禽等制种、育种、供种基地建设,提升良种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推进农田建设,有计划、有顺序退出“非粮化”耕地,确保良田粮用;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大中型灌区、粮食规模化经营示范区为重点,高质高效建设5万亩高标准农田;围绕购置与作业双补贴、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良田良法集成配套。同时,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立足“提产能、夺丰收”,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08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2万吨。最大限度挖掘扩种潜力,推动常年撂荒地“存量清零”、季节性撂荒地全面复种、非优生区果园退果还粮、基本农田苗木退苗还粮。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推广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充分利用幼园、老旧园套种大豆,大力推广油菜直播、机械收获,稳定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在培育全产业链方面,靖边将着力“主导产业建链、加工流通延链、科技创新补链、集群园区壮链、融合发展优链”,推动全链条开发、全产业升级。把加工转化作为延链强链的关键环节,以“链主”企业为依托,培育5个左右加工型龙头企业。加快补上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等短板,做亮叫响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区域品牌,深化与邮政、京东等物流体系、电商平台合作,加快“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让农民分享更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创新金融产品,探索支农模式,丰富产业链金融服务新路径。 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 织密筑牢产业安全防线 2022年,靖边将立足“节水、治污”,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守好发展底色,推进产业赋能。把旱作节水农业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推行适水种植、量水生产,推广节水模式,以实施高效节水农田建设项目为契机,打造节水农业示范区,以水资源刚性约束倒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受污染耕地修复治理。 同时,紧盯倒春寒、春夏连旱和洪涝气象灾害,围绕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强化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构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强化风险评估,全面推行合格证制度,健全安全追溯体系。加快“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加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深化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统筹执法工作范畴,围绕种子产权保护、种业市场净化、种植结构管控、耕地撂荒治理、农机鉴定监理、投入品使用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守护农业发展生命线上下硬功、出实招。 编辑:夏雨 责编:刘潇 终审:吴汉兴相关推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